願景氣候Weekly:戰爭、不義、貧富差距 史上最爭議的氣候大會本周登場
圖說:2021年哥本哈根環保團體上街抗議企業「漂綠」的作為。圖/取自wikimedia
願景工程/許詩愷
一、藉著減碳提高售價,或主打環保卻不提碳排真相,這都叫漂綠
(BBC)「漂綠」一詞最早是由美國環保主義者傑伊·韋斯特維爾德( Jay Westerveld)在1986年的一篇文章中提出。他在文中批評了酒店要求客人重覆使用毛巾的做法,這被認為這是一種環保措施。
韋斯特維爾德稱,酒店老闆更感興趣的是降低洗衣成本,而不是減輕其業務對環境的影響。「漂綠」的其他例子還包括,做出未經證實的減排聲明,或將食品描述為「天然」或「對生態環境友好」,但實際上只有部分成分屬實。
二、俄侵烏造成國際分裂,也讓開發中國家急需的減碳、疫後補助蒙上陰影
(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)每年各國專家都對為期兩周的氣候大會寄予厚望,但結果都不可避免地「失望」。今年十一月,由於烏克蘭與俄羅斯間的毀滅性戰爭,地緣政治板塊產生變化,能源與食品價格飆漲,以及西方與俄羅斯-中國聯盟間日益增長的敵意,替本次「急需合作與共識」的大會蒙上更多陰影。
三、當原住民族部落必須為氣候衝擊搬遷 美國政府該如何研議
紐約時報)位於華盛頓州蕭爾瓦特灣附近的道路被海水侵蝕後,105號州際公路在海岸邊突然中斷,這是美國原住民部落遭受氣候變遷衝擊的第一現場。我們駛上鄰近的山頭,穿越被雪松、雲杉樹掩蓋的小路,抵達印地安保留區上方的空地。擁有471名成員的部落財務主管 Quintin Swanson說:「雖然難以置信,但這已是我們當地最適合定居的地方了。」如果真要部落舉家搬遷,遠離他們的故居,恐花費50億美元。
四、拜登威脅對石油巨擘增稅 環團大讚:反碳排、反侵略、反剝削
(Inside Climate News)烏俄戰爭仍在持續,全球的石油巨擘們卻因此取得意外收穫。截至十一月為止,如埃克森美孚、雪佛龍、英國石油、康非、荷蘭皇家殼牌等公司共獲利超過一千萬元,「這甚至已高於它們2021年的全年收入」。僅在上個季度,埃克森美孚就公開了 197 億美元的收益。
五、當Taiwan Can Help從捐口罩變成發展減碳
(中央社)台灣是全球第21大經濟體,對印太地區經濟繁榮穩定具有重要影響,尤其是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國際供應鏈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,透過開發新技術與新模式,在生產過程中減少能源使用,透過不斷發展的半導體創新,實現電子產品智慧應用,促進全球能源節約。
來源:願景工程